学院优秀毕业生、一重集团(黑龙江)专项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马谷军日前再获殊荣,荣获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。
马谷军1996年8月参加工作,现任中国一重集团(黑龙江)专项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装配钳工。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、中央企业劳动模范、中央企业技术能手、中央企业大国工匠、龙江大工匠、龙江技术能手、黑龙江省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26年来,马谷军带领班组成员先后完成数百台专项产品的装配、调试、出厂试验及售后服务保障任务,曾出色完成中俄联合军演、中巴联合军演、亚丁湾护航、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、南海海上阅兵等重大活动装备保障任务,获得了上级机关及支队首长一致赞扬和高度认可,为维护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作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,马谷军研究提出“小旋塞外壳及小旋塞本体”“智能导钻制造研究”等50余项创新课题,创造了近千万元经济效益,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我国国防装备国产化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被评为“黑龙江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”“黑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单位”。
多年来,马谷军始终刻苦钻研钳工理论知识,掌握了过硬钳工装配技术,并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实践,总结探索出了一套专项产品装配、调整方法,培养出了一支敢打硬仗的优秀装配团队。在服务国家海军专项产品的装配、调试、航行试验、等级修理等方面,其技术技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,设计改进的多项专用工装,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,而且提高了质量和工作效率。他用先进模块化刀具替代传统钻头,采取专项滑板工艺改进,实现了成品合格率100%,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,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自主研制的专用减速箱手动折叠吊机,安装拆卸工作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,荣获国家实用型专利,目前已推广各舰队及修理厂使用,攻克了国外技术封锁壁垒。在专项压力容器的装配过程中,他还解决了密封面研磨效率低及密封面腐蚀无法修复等问题,其中优化研磨法,得到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充分认可。
作为一名劳模先进典型,马谷军不仅专注自身技能水平提升,更致力技艺传承,手把手传授技术。他利用废旧部件组装教学教具,编写培训教材,作为军校、舰员实训基地培训素材,先后培训舰员、学员200多人次。
他与6名青年技工结为师徒,薪火相传培育工匠。目前,6名徒弟都已成为装配能手,其中1人晋升为高级技师,2人晋升为技师。在中国一重第二十届职工生产技术运动会中,包揽钳工组第2、3、4名,获得中国一重技术能手称号。在齐齐哈尔首届“一重杯”职工技能擂台赛中,1人荣获装配钳工组第一名,1人荣获第二名。
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马谷军始终想在前、做在前、走在前!荣获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,是新的起点。在新的征程中他信心满满、豪气冲天,继续为挚爱的事业拼搏奉献。
来源 | 教务处